头戴簪花围,身穿花衣裳加黑裤,最近一支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蟳埔民兵奶奶成了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渔村里的新晋“网红”,而让她们成为“网红”的则是村里一位年轻的女孩——黄丽泳。近日,96339记者采访黄丽泳,听其讲述在推广蟳埔民俗文化路上的种种经历。
从小住在蚵壳厝
蟳埔风情最亮丽
我是1989年出生的,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蟳埔女,跟泉州传统的红砖古厝不同,“蚵壳厝”,也就是用贝壳建造的房屋才是蟳埔最具特色的民居。从小到大,我就住在这种“蚵壳厝”里,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,房子被征迁拆掉了,当时我就觉得很可惜。
闽南人最讲“摇篮血迹”情怀,我打小就热爱家乡的风土人情。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村里的人头戴簪花围,身穿花衣裳和黑裤,我觉得这些蟳埔服装实在是漂亮,打心里羡慕。等我长大一些,妈妈时常给我穿蟳埔服装、戴簪花围,我开心极了。我妈妈和奶奶也经常穿这样的衣服,我妈妈今年57岁,头发很长很长,我从来没见她剪过一次头发。妈妈说:“头发越长越好,可以盘在头上。”我打小就很想学编蟳埔女的发型,以前我妈妈在洗头的时候,我经常会拿她的头发来玩,尝试编发,慢慢地就学会了。
被选为推广大使
家乡故事我来讲
从小,我就很喜欢跳舞和弹琴。从幼师毕业后,我成了村里幼儿园的一名老师。因为骨子里藏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,在幼儿园教学期间,我经常会把家乡的蟳埔文化和舞蹈结合起来,并融入课堂教学中,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家乡娃娃感受到家乡的民俗文化,同时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家乡的民俗文化传承下来。
蟳埔渔村每年都有添香的活动,经常吸引很多摄影记者来采风,但村民的宣传意识薄弱,加上普通话讲不好,与采风人员的交流比较困难,这时,我就会充当中间人,帮他们介绍。因此,从19岁开始,我就成为蟳埔文化的义务讲解员。久而久之,我就觉得,蟳埔文化如此独特,有太多可待挖掘的内容和值得思考的推广方式。
我一直对自己是个蟳埔女而深以为豪。我们蟳埔女一生勤劳勇敢,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。为了便于推介家乡文化及公益活动,大约在六年前,我创办了一个蟳埔女文创摄影基地,专门推广蟳埔文化,同时帮助各大高校学生创作。如今,我还被丰泽区推选为蟳埔文化的推广大使,做好蟳埔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推广,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。
展开全文
教村里阿姨跳舞
打造“网红奶奶”
真正把蟳埔文化融入舞蹈里是从教村里的阿姨们跳广场舞开始的。蟳埔女的生活作息是半夜出海打鱼,白天贩卖海鲜回来后就在家睡觉,如此一来,身体就存在亚健康的情况。我就跟阿姨们说,大家都在跳广场舞,你们也要出来锻炼锻炼。刚开始,阿姨们都很害羞,但经过不断动员,她们一个一个地走向广场,动起来、跳起来。慢慢地,更多的蟳埔阿姨被带动起来,伴随欢快的乐曲,阿姨们跳出了自信,跳出了对生活的热爱。
在教阿姨们跳舞的时候,我想到村里每年都有很多习俗活动,就把蟳埔的习俗活动融入舞蹈里,教阿姨们跳有关蟳埔的舞蹈。如果说村里的蟳埔阿姨有2000人的话,我至少教了1500人跳舞。
教阿姨们跳舞多年,最成功的就是“网红奶奶”这支队伍了。其实这个想法我已经酝酿很久,只是2020年才付诸行动。这是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蟳埔奶奶,这些奶奶中,不少人年轻时曾加入民兵队伍,想当年,她们也曾英姿飒爽。随着年纪的增长,她们依然活跃,还成立了一支腰鼓队。她们看到我在教其他阿姨们跳舞,会主动地上前跟着跳。有一次活动,我邀请这些奶奶们来打腰鼓,并把她们拍成视频发在网上,没想到还小火了一把。我一直想把蟳埔女生活劳作的场景应用到舞蹈中,这个想法跟奶奶们一拍即合,后来我就跟奶奶们一起创作和整理一些富有本地特色的蟳埔歌谣。接着,我就在网上买来玩具枪,还原奶奶们当年女民兵的状态,我们拍摄小视频,点击率突破二十几万人次。奶奶们知道自己成为“网红”,个个都笑得很开心。
辞职专心做推广
挖掘蟳埔的底蕴
为了专心做蟳埔文化的推广工作,我辞掉了幼儿园的工作。刚开始,我父母并不支持,他们认为,女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生活无忧无虑最好,而且我为了教学,还特意去学技能、去考级,付出了很大的心血,辞掉工作太可惜。但我态度坚定,后来我父母也慢慢心软了,他们开始接受了我的做法。我爸爸告诉我,只要我不做违法的事,做什么事情都可以,如果不成功的话,回家还有一口饭吃。正是有家人的支持,我才能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。现在我已经结婚,我老公也很支持我。因为目前开展的活动都是以做公益为主,没有收益,这几年,我自己搭了不少钱进去,但我一直没把这件事当作一件赚钱的事业,只是想着要把蟳埔文化推广好。
接下来,我打算持续推出一些小视频,挖掘村里独具传统元素的东西,把当代蟳埔女的风貌分享给网友。我还打算做一些公共文化的项目,让“民兵奶奶”学写字、学南音、学画画。我会发挥身边朋友的公益精神来教奶奶们,在丰富她们生活的同时,也希望把“民兵奶奶”打造成蟳埔的又一张文化名片,重现奶奶们当年的风貌。
让更多人知道蟳埔渔村,知道蟳埔女,了解蟳埔民俗文化,这是我的荣幸和骄傲。
(柯丽娟 整理 洪志雄 插图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