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们,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那就是在田里找一处深坑,把坑的水一点点舀出去后,可以抓到许多泥鳅、小鱼等。
田里那么多泥鳅,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?
我们知道,泥鳅的生存能力非常强,就算在干了的田地里,都能活一段时间,只要环境稍微好一点,就会开始大量繁殖。
另一方面,农村田地里用来灌溉的水,一般是从附近的河流、水库、池塘里引过来的,引水的时候,也会捎带顺走几条泥鳅,这也就是田地里泥鳅很多的原因了。
泥鳅喜欢打洞,待过的地方,土壤会特别疏松,有利于植物的生长,提高粮食的产量。
在过去,很多农村小孩一到夏天,就撸起裤管,跑到田地里抓田螺,挖泥鳅, 玩得不亦乐乎,往往一片田地里的泥鳅,你以为抓完了,但由于田里有鱼种,到了明年,又会继续长出一批来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在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了,由于环境的污染,以及人们的过量捕食,不仅小孩很少到地里玩耍,生活在田地里的野生泥鳅、青蛙等,也几乎消失不见了。
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泥鳅,很多都是人工养殖而来的。
以前半夜里常听到的蛙鸣声,现在你还能听得到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